中国智囊风云榜
发新话题
打印

埃及政变背后是一系列经济问题

埃及政变背后是一系列经济问题

出处: 财经信息网

    最近,世界的目光聚焦非洲和中东的大国埃及。执政长达30年之久的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及其政府,在埃及民众18天的示威抗议声中垮塌了。人们不禁在思考:埃及政局动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其实,埃及政局动荡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既有政治方面的原因,也有经济方面的因素,既有国内原因,也有国际因素。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长穆萨明确指出,埃及等阿拉伯国家遭遇的政治事件背后是经济问题。笔者以为,这些经济问题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殖民地经济结构没有得到根本改造。
  1882年英军占领埃及,此后70年埃及沦为英国殖民地。殖民统治使埃及形成畸形的殖民地经济结构,即单一经济结构。这种经济结构的最大特点就是对于外部世界的依赖性。
  埃及独立后,纳赛尔、萨特和穆巴拉克总统都对这种殖民地经济结构实施了改造。然而,从本质上讲,埃及经济的对外依赖性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穆萨说,大多数阿拉伯国家经济结构单一,很多国家主要依靠油气出口,因此抵御外界风险能力不强。直至今天,埃及的经济发展依然无法摆脱对于世界市场的依赖。
  石油天然气、旅游、侨汇和苏伊士运河是埃及四大外汇收入来源,它们无一不是紧密依赖世界市场。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埃及经济受到危机阴影的笼罩,出口受到严重限制,国外投资大幅减少,许多工程项目延误。再加上国际经济的不景气,直接影响了埃及经济形势。据埃及统计局的数据,2008年6月埃及城市通货膨胀率升至20.2%,达到近20年来的最高水平。据报道,世界范围内的日用品价格上涨是导致埃及通货膨胀率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其实,美国次贷危机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埃及通货膨胀率上升。
  从表面看,是国际金融危机对埃及近年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然而其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埃及经济对外依赖性没有得到真正的改造。
  第二,体制弊病阻碍了经济发展。
  穆巴拉克执政30年,形成"一言堂"。这种体制的弊病是任人唯亲,官员的贪污和腐败严重。
  埃及电视台新闻部主任穆罕默德?武基勒利用手中的宣传资源捞取钱财,使整个新闻部变成了一个惟利是图的场所。新闻部中的一些工作人员指责新闻部成了"两三个人的私有工具"。同样的例子是前农业部部长办公室主任、农业部次长、农业发展银行行长尤素服?阿卜杜?拉赫曼。据检察机关调查,拉赫曼每个月的平均收入就高达40万埃镑。但这么高的收入仍无法满足这个贪官的胃口。拉赫曼在农业部里编织了一张巨大的关系网,处处都安插他的耳目,因而牢牢把持住了农业部的大权。
  贪污大案要案还有前吉萨省长马希尔?金迪案、吉萨省执政党民族民主党书记塔克?苏维西系列案等等。在这次动荡中,埃及前总理纳齐夫、现任新闻部长菲基和前任内政部长阿德利都被禁止出境。埃及官方通讯社援引司法部门人士的话说,阿德利及其家属的财产已经被冻结,因为有指控称一名建筑公司所有人向他的私人账户转入了400万埃镑(约合68万美元)。检察机关也已经开始对政府改组后离职的前旅游部长贾拉纳,住房部长马格拉比,国内贸易、对外贸易和工业部长拉希德等3名前任部长和执政党民族民主党组织书记伊兹展开刑事司法调查。这4人被指控犯有侵吞国有资产、贪污和渎职等罪名。
  更有甚者,据专家估测称,穆巴拉克家族的身价可能达到435亿英镑,他的两个儿子在美国和英国的黄金地段都购有豪华房产。为此,瑞士宣布冻结穆氏及其家人在该国各银行账户的所有资产。
  官员贪污腐败成风,严重干扰了埃及的经济秩序,妨碍了经济的有序发展。
  第三,贫富分化严重,占人口多数的普通民众没有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
  埃及近年来经济虽然获得增长,但是普通的老百姓的生活并没有得到改善,埃及有8000万的人口,其中有将近一半都是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根据联合国的标准贫困线,每天的生活花费不足2美元。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