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人参
【参中之宝】
野生人参是人参中的极品,由于产量少,所以正品野生人参的价钱极贵。一向以来野生人参多产白中国东北长白山llJ脉及小兴安岭东南部、俄罗斯的海参崴,以及朝鲜,其中以中国吉林长白山天然野生人参的价钱最为昂贵。
现在市面上所出售的野生人参,除了中国东北出产外,也有不少产自俄罗斯海参?,其质量…般较中国出产的差,而朝鲜所产者则极少听闻。20世纪90年代初,野生人参年产量仅为数干两近年来产量更少。
野生人参又名野生抄参或野生山参,挖参者多在7-9月间,当人参果实成熟转红色时上IIJ采挖,因此时容易发现参的踪影。挖时忌用金属,多用骨针掘开泥土,尽量把整支人参完整挖出,挖出后将野生鲜人参洗净,直接晒干或烘干,现己成为野生人参的主流商品。
【野生人参的常见品种及特征】
1.纯正野生人参
野生人参的主根粗短,长5~15厘米,如果主根上部已分出两侧根,多呈大八字形(即两根形成的角度大),行内称为“横灵体”或“横体”,俗称“武形”:也有貌似菱角者,行内称为“菱角体”:极少数没有侧根,或只在参下部长出枝根者,行内称为“顺体”,俗称“文形”。
长白山的老参农中流传着…些顺口溜,其中这一首对辨认野生人参很有参考价值。
芦碗紧密相互生, 圆膀圆芦枣核芋。
紧皮细纹横灵体,须似皮条长又清。
珍珠点点缀须下,具此特点野生参。
野生人参特征(横灵体)
【芋】芦头上长出的不定根,通常1-2枚形如枣核(即两头细,中间略粗),行内称“下垂芋”。
【芦碗】似马牙形或圆形。
【芦头】较长,常与主根等长或稍短,上部扭曲,近主根的一段芦头较光滑而无芦碗,行内称为“圆芦”,其原因是参龄久而芦碗逐渐消失,因此呈圆柱状;而芦头上部则有密集而环生的芦碗。
【外皮】呈深黄色、紧致、色老、纹深带有纵向皱纹;主根上部有细密、深陷的黑褐色环状螺旋横纹。
【侧根】上生有细长须根(即参须),清晰不乱,而且柔韧不易断。
【主根】顶部宽而圆满,行内称为“宽肩膀”,一般都有两枝旱人字形的侧根。
【参须】上有明显疣状突起的圆点,称为“珍珠疙瘩”或者珍珠点。
辨别野生人参与种植人参
野生人参
芦头 细长;上部环生密集芦碗,下部光滑无芦碗
主根 粗短
侧根 有2-3枝侧根,两根之间角度很大
外皮 主耗根上部有细密螺旋纹,皮色老、黄褐色、纹深
须根 稀少而长,有韧性,不易折,有明显疣状凸起
不定根(芋) 多数为枣核芋,1?2枚互生且下垂
种植人参
芦头 粗短,下部一侧或两侧有芦碗
主根 顺长、挺直
侧根 一般有2枝多枝侧根,两根之间角度很小
外皮 主根上部没有细密螺旋,皮嫩,色白
须根 密、短而脆,疣状凸起不明显
不定根(芋) 常缺少或不明显,有者多细小、上翘,无枣核芋
2.野生人参芋变
有些野生人参在漫长的生长过程中,因受到种种自然因素的破坏,如主根腐烂、鼠类咬食、虫害破坏;、野兽的践踏等,使主根?坏,但参已生长了一段日子,因此长出的不定根(即:竽)继续生长,进而替代了失去的主根,这类的野生人参行内称为“山参芋变”。
山参芋变由于其主根被破坏,因此其芦头下部有时会留有一个主根残体。
芋多为顺体(即参体顺直),肩部较细,而中部较肩部大,极少顶部宽而圆满,多数只有单枝侧根,两枝侧根!者极少。
参的外皮呈深黄色,皮紧,皮色较正常野山人参为嫩。
参的顶部多数无横纹,但生长年期极长者亦可有横纹,以浅及断纹为主。
参芦偏斜者占大多数,上部有明显的马牙芦,下部也可有圆芦。
参须长而韧,尾部有明显的珍珠
3.籽海山参
野生人参中还有一种是由人特意撒下人参种子在森林中,但任由其自然生长超过20年以上者,名为“籽海山参”。
近年来因纯正野生人参已越来越少,因此市面上的野生人参渐渐以此品种替代。
籽海Iu参多为横灵体(俗称武形),顺体(俗称文形)较少见。由于撒种的地方多为适合人参生长的地形,因此长出来的人参外形较佳,畸形体(俗称笨体)极少。人参多浮纹,纹不清晰,也有些并无横纹,俗称“白胖子”。但如果生长时间久者,也可有较明显的横纹。芋多细长且顺下,有时较主根长,)枣核芋极少见。参须较短,坚轫性不佳。其他与纯野生山参基本相同。
如何挑选上等野生人参?
?参身干而轻,黄色,无疤痕。
?主根粗短,上部横纹深而细密,近芦头处宽大,呈“横灵体”,支根呈大“八”字形分开。
?芋中间丰满,形如枣核,芋的重量不超过主根的2 5 %。
.芦头细而长,有明显的“圆芦”。
须根长而柔韧,珍珠点明显, 肉色白玉。
每枝重1 0 0克以上(约2两7钱)。
【冒充野生人?的?种及特征】
1.移山参
市面上所出售的“野生抄参”,有一部分为移1U参。这些移植人参是因为被人在野外密林发现时太小了,于是将它整株连泥一并移回去,再加以人工培植,或任其生长在移植的山林中,多年后再挖出。
这些移种人参有野生及栽种的成分在内,因此被称为移种野生人参或移山参。其价格自然较跬人参便宜,有些店铺是标明的,但有些则当野生人参出售。
如何辨别移山参?
移山参和野生人参的外形很相似,但也有不同之处:
?主根:呈横灵体、顺体及笨体(即畸形体)均有,但参体中部及下部常比上部肥、粗,参的侧根也是上瘦下粗,于是整条参呈上细下粗的怪现象。
?芦头:通常较短,多数芦头因移植后,参的生长方向改变,因此芦头会出瑚转向,呈钩状。
?参纹:粗而浅,横纹不止出现在参主体的上部,常扩散到中下部,而且为断纹及不连续,行内称为“跑纹”,而纯正野生人参的横纹多为一纹到底,而且只出现在参的上部,中下部极少出现横纹。
?芋部:多下部较粗,上翘多,下顺少,或多有很细的芋。
?外皮:较松及粗糙,没有纯正野生人参的光泽。
2.“老栽子上山”及“园参扒货”
市面上,有些以人工栽种在森林中多年的人参或在参田种植多年的园参冒充野生参。前者行内称为“老栽子上山”,即参农一般选取参的主根外形较近似野生者,经修整后再埋到1l-1林中,…i‘其在自然环境下生长一段时间后挖掘出来,以此冒充野生人参:后者行内称为“园参扒货”,即参农在收获时,选些貌似野生人参者,小心挖出后,再栽种于参田内,此后原地不动,经多年种植后再采挖。
由于他们多选用参形较佳的种参加以栽种,这些参多为?灵体,但顺体及笨体较少。参芦较粗大,芦碗大而稀疏。参横纹呈粗而浅,整枝参的皇主体都有纹,或半截参体有纹。参的外皮粗糙巳厚,并无野整枝参的主体都有纹,或半截参体有纹。参的外皮粗糙且厚,并无野生人参的光泽;而芋也较长大,多为翘生或旁生。
总之粗大的参芦、参主体粗的横纹及厚外皮,都给人一种不相称的感觉。
3,畦底参
市面上冒充野生人参者还有一些是园参,但因收成时遗留在参田里或附近,自然生长一长段时间后才被发现,行内称为“畦底参”。
这些人参多为笨体或顺体,但无横灵体。主根下多数长出两条侧根,两侧根粗细不等,长短不一。参芦碗较大且疏,多为两节芦,生长年期久者呈竹节芦(芦头虽年久,但未能长为圆柱状,但局部胀大,呈竹节状)。参的横纹为断断续续,纹理粗而浅,而且较为疏:外皮极粗糙,无正野生人参的光泽:芋多为旁伸或向上翘,多数为毛毛芋。
4.园参籽扒
把园参的种子播在参田里,加以一般人工管理,但一直不移动它,经过十几年以后才挖掘出来,以此冒充野生人参。在市面常见是用栽种1 5年以上的石柱参冒充。当然有些是散落在路旁或者一直在休耕的参田上长大的人参,都属于这类园参籽扒。
这类人参多为顺体或横灵体,参腿较长,多有2 ---3枝或以上的参腿,而且粗幼不一。
参的芦头较长而直,下部为圆芦,芦碗疏散。
主根的纹多为浮而断截,无螺旋纹,这类横纹常延到主根的中部或中下部。
外皮皮色较老,紧实且粗糙。
芋较少或者无,或长有毛毛芋。
5.工艺参
更有一些是加工而成的“野生人参”,美其名称为工艺参。在中国香港,这些工艺参多用野生西洋参加工而成,参须是粘贴上去的,芦头有的是加插上去的。芦头与参身连接处显得不自然,甚至可见有加工过的痕迹,如果用放大镜观察并不难发现。
记得20多年前曾有人买野生人参后,发现被骗,最后经有关部门鉴定是赝品才退回钱,已算是幸运者矣!
原产地不一定买到上等货
有些人喜欢到内地购买野生人参,以为在产地一定能买到纯正货。其实,除非自己对野生人参有极深刻的认识,否则此举不一定明智。
老实说,如今在产地要收购到一枝上等正宗的野生人参绝非易事。参农掘到!野生人参后,就有不少人通过各种方法买入,一般人绝不易购得。
随着社会对野生人参的需求日增,但野生人参的生长期却很长,因此大有供不应求的情况。看来要买到上等的吉林长白山野生人参是越来越困难。
【储存及切野生人参的方法】
野生人参由于价贵,因此最适合原枝保存放在冰箱内,但无需放入冷冻室(Freezer) 。
店铺切参多放烘炉内烘熟,使参变软再切。但笔者一向不喜欢此方法,因烘时不小心容易使参变焦。更重要的是,参经高温烘是,否会改变其有效成分,仍是未解之谜。
为小心起见,笔者认为最佳方法还是原枝人参干切。
?只需把原枝人参的须根及侧根, ,用花剪剪成一段段后放在一起。
?主根(即参最粗部分)用同一方法剪成片或用中药店的铡))切成片,另放一边。
?参芦虽传说会“解参:”,但同样未有科学证明,且近年有报道谓参芦所含的人参有效成分人参皂苷最多,而买参时参芦是一并付款的,因此笔者认为还是把参芦剪成段备用。每次使用时都按比例取芦头、主根及须根,这样会比较平均些。
野生人参服用方法
野生人生的服用方法很简单,多为炖服。至于分量,笔者认为每次可用1.5~2钱,太少恐无大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