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后极简主义之极简六大风格 [打印本页]

作者: fox666    时间: 2008-6-30 08:33     标题: 后极简主义之极简六大风格

1、后极简主义之极简+FUSION

    “Fusion”也被人称做是“Crossover”,是一种装饰风格;原意是跨界、融合、混搭,但更多的是表现在跨界;他强调跨时间,跨地域,跨文化去创造新的文化,跨界风潮让原本毫不相干甚至矛盾、对立的元素,擦出灵感火花和奇妙创意;他不仅是一种时尚观念,更代表一种新锐的时尚态度和生活方式。
    这股风潮首先在时装界崭露头角;著名服装设计师John galliano让模特披上各种民族风格的衣着混搭出场,让西洋模特画着京剧脸谱展示高级时装后,穿衣搭配的禁忌就被彻底打破了。莎拉•布莱曼在传统美声和摇滚元素之间定义全新的唱法;而周杰伦也在一段台湾方言说唱歌词后突然插入意大利女高音的美声花腔。
    所有的迹象都表明,这股Fusion风正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蔓延,Fusion已成为现今最热门的时尚词汇;当她表达人类的生活方式时,一切都显得游刃有余。


2、后极简主义之极简+部落文化
   
   部落文化主要体现了对弱势文化的尊重,任何落后的、保守的地域都有着非常原创的文化表现,这是个强权的世界,弱势异域文化已经在主流消费文化的压迫下走向悲哀的大同。中国明清的红木家具、文革时期的宣传画、非洲的古老图腾、东南亚手工艺藤编等等地域感浓厚的设计元素正在默默的消逝。
   部落文化更多是一种情感和精神,他不是一种流行文化,更不是一种娱乐的消遣,他也不拘泥于任何一种表现形式,他渴望对自然的回归,寻求心灵与情感的出口;精神世界的享受历来是最奢侈的,无论社会贫穷或富有。
   在游牧的生活中追寻,感受纯粹的设计,而不是在大同小异的城市造型中茫然的随波逐流,这已经成为全世界人类的一种需求;在家的空间转换中交错原始与现代的脉络,让质朴的气质在不经意间自然流露;面对文化的差异性,表现出应有的包容是睿智的,因为那是在自然与社会的演变中与时间一起延伸着的各自不同的文明,是一种生命和历史的崇高见证。

3、后极简主义之极简+新浪漫

    时尚的空气正在转变,女性意识在全社会的普遍觉醒成就了以女性主张为核心的新浪漫主义的崛起,资产阶级多愁善感的小女子情调由此风靡一时。
    旧时豪宅中的那些华丽的帷幔、夸张的刺绣、珠光宝气的晚装、气宇非凡的水晶吊灯,这些元素与这些联想构成了一种事过境迁的忧伤。
   在残缺与破败的不完美中发现并挖掘美是新浪漫主义的一个表现。拥有一些知识的小女子掌控着这种氛围,对时尚拥有遥遥领先的把握和深刻洞察的她们对商业社会游戏规则提出了尖锐的质疑:“为什么要新?为什么要完美?”她们丰富的生活经历暗示着她们对不完美的深刻体会、对不稳定的无奈,而新浪漫主义强调了这种不完美,展现了这种不稳定性,表现的是多愁善感的情调。
   新一代的设计师大都崇拜女性,热爱女性,这种情感可能源于成长经历或是基因使然,也可能是对某种阴性力量的迷恋或对父系文化反感的表现。
   同时女性主张是不确定的、多元的;知识女性对过去的、弱势文化的敏感使室内设计获得了跨越时空的表现力,倾向精神性和表演性。

4、后极简主义之极简+ART DECO

   Art Deco在20世纪20~30年代诞生并非常流行,他又被称为“Moderne”,被译作装饰艺术风格。起源于法国巴黎,盛行于纽约;Art Deco这一词汇起源于法语:Atrs Deciratifs。她的外形呈阶梯状收分,注重装饰,色彩绚丽,有着迷幻的灯光,使用奢华的材料和大胆的V形图案是他的特点。
   Art Deco运动是一场国际性设计运动,大约从1910年前后一直发展到1935年前后为止。这个运动与欧洲的现代主义运动几乎同时发生与发展,因此Art Deco运动受到现代主义运动很大的影响。
    ART DECO风格在经历了20年代的兴起和60年代的再度风行,如今的ART DECO融合了极简的元素后散发了新的光彩。
   现在所盛行的Art Deco是一种风格回潮,体现了一种女性主张,他颠覆了传统的单纯的女性装饰,除了适当的表达女性的善感和对色彩以及图案的特殊喜好外,同时也散发了一种知性的美。

5、后极简主义之极简+高技派/创意精神

   设计赋予了人们梦想,在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里奢侈的挥霍自己无尽的想象力,使他彻底的成为自己圆梦的根据地。
   给视觉以刺激而又能启发对生活幻想的设计,描绘出e时代新人类对创意精神的追求。现代感浓烈的玻璃和金属的大量运用以及大胆设计手法的交叠运用营造的科技空间更符合信息化的时代和亲近信息化的心。
   高技派和创意精神更强调功能性,而拒绝功能性的装饰;结构外露,玻璃和金属等新材料的大量运用是他的特点,代表作有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
   在家居领域中高技派和创意精神主要体现在科技感强烈的才智运用以及精细的结构设计。

6、后极简主义之极简+新怀旧

   法国普罗旺斯,意大利的拖斯卡那和英国南部的经典文化在经历了20年代到50年代的SHABBY-CHIC的净化洗礼后沉淀为今天的新怀旧。
   传统的巴洛克、洛可可,在历史的洪流中并没有销声匿迹,他们在摇旗呐喊后留给后人更值得深思和回味的艺术结晶。有思想的设计师在重新认识了这一精髓后进行了重新设计,从而得到了现在在欧洲上流社会中高级知识分子所推崇的主流文化;纯粹的仿古已经过时,或者说从来也没有流行过,对“伪古典”的亦步亦趋,是中产阶级经济地位提高时审美情趣无所适从的必然选择。
   在欧洲设计界已经没有设计师涉猎简单的复古和仿古了,不仅仅是因为他不再主流,更多的是,古典设计是需要背景环境的,他绝对不仅仅是摆放几件古典家具,也不是运用是几个单薄的古典装饰,只有真正纯粹的古典环境和人生地位,才可以让古典风格焕发艺术的风采。在美国上流社会中盛行英式的装饰风格,而高端家具市场则由意大利品牌统帅。
   欧洲中产阶级对于上流社会的憧憬流露于欧洲田园式的家居风格,而美国富农对于英国上流社会生活的向往则造就了美式乡村风格。





欢迎光临 智囊论坛 (http://www.topo100.com/bbs/upload/)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