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囊风云榜 首页 > 智囊数据 > 标杆借鉴 > 国内排行 > 正文 返回 打印

苏宁电器发展的八大瓶颈排行榜

2010-03-15 11:31:15   报告业务: 010-65667912

NO.1 战略不明确
   企业管理的纵向关系有五个层次,即方向―目标―战略―战术―监控,战略作为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尤为重要。没有战略,方向和目标就成了“梦想”、“幻想”甚至“妄想”,尽管企业知道该做什么、往哪里走,却总也实现不了;没有战略,就谈不上战术,因为战术是战略计划的“分解动作”,而没有战术,也就无法监控,“执行”就成了问题!

  白酒行业是非常“浮躁”的,部分企业的经营目标和战略规划在“鼻子上的一点肉”的利益驱动下,只重视产品的销售,而疏于市场维护,不注重提升、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把企业的经营目标战略规划“束之高阁”,孰不知成功企业的共同特点“高度重视经营战略,从长远的角度来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持之以恒,稳扎稳打” !
NO.2 渠道定位模糊
  口子窖靠什么摧城拔寨,纵横江湖? 是“盘中盘”,一套凶悍的营销操作系统!“将核心销售终端视为‘小盘’,利用核心终端‘小盘’的辐射启动整个市场‘大盘’”。从盘中盘到后“盘中盘”(消费者盘中盘),其前提是产品渠道定位一定要准确。如产品渠道“定位不准或某款产品通吃餐饮、卖场、流通”,市场未启动已偏离了发展航线,驶向失败的“百慕大” !试想:东北烧刀子酒用水井坊的运作模式,其结果将会“死无葬生之地”并成为营销圈内的反面精典事例 !

  根据产品在市场中的位置能更好传送到目标市场,而确定的渠道定位战略。产品定位选择依据为:产品USP定位;利润、需求定位;特定场所定位;目标消费群定位;打击竞品定位;呼应相联产品定位;

NO.3 战术单一
   营销的整体效果取决于4P的结合程度,取决于4P中最弱的方面,并非最擅长的方面,“木桶原理”能充分说明。白酒圈内流行的“三高一低”,使企业能快速发展,同样也使企业在暂时的浮华中迅速消失。

  部分企业在策划营销活动时,重视高空轰炸,特价、买赠等,往往突略了地面推进,终端掌控,产品内涵、“人马”的统筹、便利的通道等支撑点。一旦活动执行,效果往往差强人意,无达到预期效果,然后把责任推到“执行力”!孰不知,“差之毫厘,濯之千里”?秦池靠央视广告一夜成名,由于广告占比无计划,产品缺乏内涵和创新,管理滞后,缺乏终端控制等原因,最终成为行业反面经典事例!

 
NO.4 产品盲目跟随
看着别人有兹有味吃蛋糕,眼馋心不平,不管三七二十一,加入抢吃“蛋糕”的行列。孰不知,企业要想在市场中“扬名立万”,必需在广泛分析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市场竞争及竞争对手情况,市场环境和营销环境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综合实力,企业自身优势,企业战略规划等,选择有特色的产品,推广方法和服务,采用差异化的营销策略。

  企业的盲目跟随,产品上市就陷入低层次的价格大战,为了杀出“血路”,只能降低利润、降低成本。结果将会:壮烈牺牲在突圈的冲锋中;被打残,但“已然活着”;虽然活着,由于在冲锋中无闲重视新品的开发,提升核心竞争力!却发现“江湖还是那个江湖,但江湖的规则已被改写”!

NO.5 重开发轻维护
企业销售任务指标分解到各区域,区域将考虑如何完成任务,新市场开发占任务额百分比,老市场翻单占百分比;二者的比例如何寻找平衡点,将对企业的战略布局起决定作用。
  对于企业而言,维护好合格的老客户,淘汰不适合的老客户,积极吸纳新客户,对企业的良性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但部分企业却属于,对新客户开发采取积极主动的进攻策略(此正确),而维护老客户却采取消极、被动的退守策略。思想决定意识、意识决定观念,观念支配行动,其招商策略和维护策略将使老客户感到失落、轻视,降低对企业的忠诚度。

  对企业而言,重开发轻维护是非常危险的营销观念。企业在理论上均知道:开发一个新客户的成本是维护老客户成本的5倍;但有多少企业能真正理解并贯彻呢?

 
NO.6 重营销轻内部管理
  白刃化的市场竞争,要求企业必须以市场为中心,充分重视市场分析,重视竞争环境,重视提升产品竞争力,重视消费者、竞争品牌、营销团队的分析,重视营销策略、战略、战术的研究、制定和实施!但是产品在市场的成功必须有强有力的内部管理作为基石和后盾。内部管理不到位或混乱,将削弱、甚至摧毁企业的综合实力,企业的市场威胁就无法避免,就不能更好的拓展、占领、巩固、提升市场。

  现代营销讲究以制度管理,管理有情、制度无情、处罚绝情!铁的管理制度是企业发展的基础。部分企业缺乏统筹能力和大局面,内部管理松散,团队的战斗力、凝聚力、创造力必将受到影响,随之将是团队的动荡,引发企业一系列的问题,使企业承受巨大的市场损失!因此不重视内部管理的企业,所获得的仅是暂时的、局部的利益,缺乏持续发展的基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乏力,企业将陷入内外受困境地。
NO.7 重薪制轻人才
  企业最大的财富是人才,人才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人尽其才,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是企业必须修炼的内功;人才的能力和薪制应该成正比,一个优秀的人才所给企业创造的价值要远这大于其得到的薪水。职业经理人圈内有一句经典的话:让老板榨取最大的剩余价值。

  “想让马儿跑的快,却少马儿不吃草”是部分企业的通病。他们也知道优秀人才能给企业创造最大经济价值,却往往在薪制上“卡壳”,开薪水时就像割自己的心头肉,能扣则扣,少发一分是一分!试想:人才还能不飞吗?人才对企业还能有忠诚度吗?

  部分企业为了省基本工资,采取“拔苗助长”的模式,弃用优秀人才,用一般人才去干较高的位置。对于一般人才是非常好的机会,拥有一个快速提升的平台,对于企业而言,企业失去了快速发展的机会。同时,一般人才在平台上提升到一定程度时,企业的薪制与其能力不相匹配时,其结果将是“孔雀东南飞”或通过其它渠道来补偿其价值差异!

  
NO.8 市场服务意识欠佳
  企业应充分意识:“产品是让经销商来销售,而不是销售给经销商”!企业仅仅为库存转移,其命运将“昙花一现”!团队应充分明白:“经销商不是搞定的,而是感动的”,经销商只有充分认可了企业,才能真正出其最大经济效益!因此团队人员应:具有良好的心态和努力勤奋、日清日高的心态。

  部分企业重视一时的承诺和宣传,而忽视兑现和服务,更有甚者,为了让经销商合作、回款、垫付营销费用,运用种种欺骗手段,步步套牢经销商,其结果将是经销商进行“造反”,企业在骂声中去见“阎王”!



/zhinangshuju/biaoganjiejian/guoneipaihang/2010-03-15/2246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 中国智囊风云榜版权所有 京ICP证 060547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