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囊风云榜 首页 > 企业咨询 > 投融资 > 正文 返回 打印

投资基本知识大汇总

2007-09-18 09:42:43   报告业务: 010-65667912

一、投资

   (一)什么是投资

  投资是指经济主体为了获取未来收益或效益,投入资金或其他经济资源,以形成资产的经济活动。由于投资有收益滞后的特点,而未来又往往难以准确预见,所以,投资是一项有风险的经济活动。

  (二)投资的分类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对投资作不同的分类。

   1、按照投资领域不同,可将投资分为生产经营性投资和非生产经营性投资。

  生产经营性投资指直接用于物质生产或直接为生产服务的投资,如工业建设、农业、水利、运输、通讯事业建设投资等。非生产经营性投资指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建设投资,包括消费性设施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国防设施投资等。

   2、按照投资在再生产过程中周转方式不同,可将投资分为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通常是指用于购建新的固定资产(土地、房屋设备、道路等)或改造原有固定资产的投资。流动资产投资则是指企业用于购买、储存劳动对象(原燃材料、电力等)以及占用在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在产品、产成品等周转资金的投资。

  二、固定资产投资

  (一)什么是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是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可供长时间反复使用,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上不改变其实物形态的劳动资料和其他物质资料。

  在我国会计实务中,将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房屋、建筑物、机械设备、器具、工具等生产经营性资料作为固定资产。对于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且使用年限超过两年的,也作为固定资产。

  (二)什么是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是指投资主体垫付货币或物资,以获得生产经营性或服务性固定资产的过程。固定资产投资包括改造原有固定资产以及构建新增固定资产的投资。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在整个社会投资中占据主导地位,因此,通常所说的投资主要是指固定资产投资。

  (三)固定资产投资的分类

  目前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按管理渠道分为建设与改造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三类。

   1、建设与改造投资。是指企业、事业、行政单位以扩大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为主要目的新建、扩建工程及有关工作所用的投资,以及对原有厂房、设备和设施等固定资产进行改造的投资,包括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去提高产品的质量,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治理污染,提高社会综合效益等方面的项目投资。

   2、房地产开发投资。是指从事房地产开发和经营的投资。如各种经济类型的房地产开发公司统一建设的商品住宅(包括经济适用住房)、厂房、仓库、饭店宾馆、写字楼、办公楼等房屋建筑项目和配套服务设施及土地开发工程(七通一平)的投资,但不包括单纯的土地交易活动。

   3、其他投资。是指不被纳入前两项范围的项目投资,主要包括用油田维护费和石油开发基金进行的油田维护与开发工程,矿山和森林等采掘采伐业用维简费进行的开拓延伸工程,交通部门用公路养路费对原有公路、桥梁进行改建的工程,商业部门用简易建筑费建造的仓库工程,以及城镇工矿区私人建房,城镇集体、个体投资,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等。

  (四)什么是固定资产投资额

  固定资产投资额是以货币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它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按经济类型分为国有经济单位投资、城乡集体经济单位投资、其他各种经济类型的单位投资和城乡居民个人投资。城乡集体经济单位投资包括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投资和农村集体所有制单位投资。其他各种经济类型单位投资包括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外资、与大陆合资经营、与大陆合作经营、港澳台独资及其他经济的单位投资。城乡居民个人投资包括城市、县城、镇、工矿区所辖范围内的个人建房和农村个人建房及购买生产性固定资产的投资。

  三、投资总规模

  (一)什么是投资总规模

  投资总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和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的总数量,也就是以货币形态表现的各种固定资产投资总价值量。

  国家对投资的宏观调控主要是调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反映投资总规模的指标有两个:

   1、年度投资规模。是反映一国(或地区)在一年内各类投资主体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总量指标。可以用年度投资规模作为投资的宏观调控的目标,也可以用投资率(投资额/国内生产总值)和投资增长率作为投资宏观调控目标。

  2、在建项目投资总规模(简称在建投资总规模)。是指国家或地区在当年本区域内施工的建设项目全部建成所需要的投资总和,包括历年累计已完成的投资和以后年度尚需完成的投资。

  (二)年度总投资规模和在建投资总规模的关系

  1、年度投资规模与在建投资总规模存在紧密的关系。(1)年度投资规模过大,特别是新开工项目过多,势必推动在建投资总规模膨胀。(2)在建总规模过大,项目数量过多,年度投资总规模也难以合理控制。(3)两者相互依存和运行状况可以用建设周期来反映。建设周期等于在建投资总规模除以年度投资总规模,即:建设周期=在建投资总规模/年度投资总规模。

  2、年度投资总规模与在建投资总规模的主要区别。(1)两者统计口径不同。年度投资总规模是各个施工项目在该年度所完成的投资汇总;在建投资总规模是该年度全部施工项目计划投资额的总和。两者可用以下关系式表示:在建投资总规模=在建项目截止上年底累计已完成投资+当年投资总规模+在建项目尚需完成的投资。(2)两者反映的投资供求关系不同。年度投资总规模反映该年度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完成量;在建投资总规模反映已开工的建设项目投资需求总量。(3)两者的决定因素不同。年度投资总规模是由当年全社会可用于建设的财力、物力决定的;在建总规模则由前后一段时间经济增长的需要和可能所决定。(4)两者的评价标准不同。年度投资总规模是否合适主要以投资率指标来评价;在建投资总规模主要以建设周期来评价。

  (三)年度投资规模的测定方法

  1、年度投资总规模的计划预期目标。通常用两种方法来测定:(1)投资率法。投资率法是指首先确定年度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合理比例(即投资率),从而得出年度投资总规模。其计算公式为:年度固定资产投资额=当年国内生产总值x投资率。(2)年增长率法。年增长率法是指在上年计划或实际完成的投资总额的基础上,按照一个比较合理的增长率来测定当年投资总规模的预期目标。其计算公式为:年度投资总规模=上年投资额x(l+年度投资规模合理增长率),式中:年度投资规模合理增长率=年度投资增加额/上年度投资总额x100%。投资率与投资增长率有着密切联系,但两者并不是直接的对应关系。投资率高的年份,不一定投资增长率也高;投资率低的年份,不一定投资增长率也低。一般情况下,投资增长率高低对经济增长和运行的影响,往往要大于投资率的高低。

  2、在建投资总规模的测定。测定在建投资总规模的方法有两种:(1)倍数法,又称建设周期法。倍数法是把年度投资规模扩大若干倍数来测算在建投资总规模的一种方法。这个若干倍数,就是合理建设周期。其公式如下:在建投资总规模=年度投资总规模x合理建设周期。(2)增长率法。增长率法是指在基年的在建投资总规模适度的基础上,按照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确定在建投资总规模合理的年增长率,再计算出以后年度的在建投资总规模。其计算公式如下:在建投资总规模=基年适度的在建总规模x(1+在建总规模的合理增长率)。

  四、投资结构

  (一)什么是投资结构


  投资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产业、各地区的分配比例以及相互关系。

  改善投资结构是调整经济结构的主导环节。因此,优化投资结构是投资的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对投资结构宏观调控的重点,主要是优化投资的产业(部门)结构和地区结构。狭义的投资结构就是指投资的产业结构。投资的地区结构也称为投资布局。

  (二)投资结构优化的调控措施

  1、合理确定投资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例。投资在三次产业中的分配比例是最重要的投资结构。从我国的情况看,现阶段应适当提高第一、三产业投资在全社会总投资中的比重;相对降低第二产业比重,并重点改善其内部结构。

  2、重视农业投资的稳定增长。目前,不论是从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来看,还是从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来看,对农业的投资都很不相称。因此,加大对农业投资的力度,适度提高其在全社会投资中的比重,仍是调整投资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

  3、保持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

  4、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投资力度。为了在继续发挥东部地区带动作用的同时,尽快改变西部地区落后的状况,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在今后较长的时期内,必须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投资力度,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西部大开发。

  5、加大对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有重点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优化和提升产业结构,实现跨越性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必须加大对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力度。

 

/qiyezixun/tourongzi/2007-09-18/91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 中国智囊风云榜版权所有 京ICP证 060547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