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永康,有一个人的锅,却卖到了五百元、七百元甚至上千元一只,而且销路日见旺盛,市场极其广阔。
一天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醋酱茶。其中前6件都与锅有关。然而,在炒锅市场中,几十元一只的普通铁锅利润极其微薄。且市场日渐萎缩。可是在浙江永康,有一个人的锅,却卖到了五百元、七百元甚至上千元,而且销路日见旺盛,市场极其广阔。
原因何在?因为他以敏锐的眼光细分了市场,对人们习以为常的炒锅,从消费者的角度进行了价值创新。
开创这个炒锅“蓝海”的,是有着“永康瓦特”、“锅王”之称的胡金高。
为健康发明无油烟锅
“蓝海战略考虑的是如何创造需求,突破竞争。”
“其实,我就是比别人多想了一下,并将所想付诸了行动。”胡金高在回想当初发现炒锅“蓝海”时说。
有一天,胡金高在媒体上看到一则消息: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中国绝大多数妇女不吸烟,却是肺癌的高发人群。医学研究发现,家庭主妇易衰老、患心血管、脑血管、气管炎、哮喘等多种疾病,这些都与厨房油烟有直接关系。
那么,能不能发明一种不冒烟的锅,改变数千年用铁锅炒菜冒油烟的现象,消除家庭主妇的健康威胁?
就是这个“比别人多想了一下”的问题,最终使胡金高创造了一个大大的“蓝海”,开辟了一个无油烟炒锅的广阔市场。
像世界上许多伟大的发明一样,灵感总是在千百回苦苦思索之后的偶然中闪现的。2000年春,胡金高与一公司合作开发太阳能系列产品时无意中发现,用太阳能灶专用炒锅没有油烟。胡金高灵光一闪:能否利用这一点,开发出那种炒菜不冒烟的锅?
胡金高的设想一出口,就遭到许多人的反对:
“热锅上倒油,肯定会冒油烟,这是正常的物理反应。如果不冒油烟,那些生产油烟机的企业岂不是都要倒闭了?”
胡金高不信这个邪。他反复实验,终于发现,要解决油烟问题,就必须掌握油烟产生的原理。
“食油产生油烟的临界温度是240℃――260℃。一般情况下,我们炒菜的温度在170℃――180℃之间,如果锅体表面受热均匀,没有形成局部高温,就既能炒好菜又能避免油烟的产生。这样的锅体表面,必须寻找特殊的材料。”
经过对锅体材料和结构不断的改进,充分整合热对流、热辐射、热传导原理,胡金高最后采用了ZY38特种合金材料制成了没有油烟的新一代炒锅,而且其使用寿命是普通铁锅的5至10倍。
胡金高发明的无油烟炒锅,突破了传统炒锅市场的血腥竞争,拓展了新的非竞争性的市场空间,恰恰暗合了“蓝海战略考虑的是如何创造需求,突破竞争”这一命题。
跟踪需求,新型炒锅相继问世
“价值创新:蓝海战略的基石。”
有两件东西,可以作为胡金高不断创新炒锅的纪念:一是在胡金高的永康增益科技开发公司里,堆放着小山一样的炒锅。胡金高指着这座铁山说:“这里有近3万只炒锅,都是做实验时报废的”;二是在胡金高的右臂上,有许多深深浅浅的伤痕――他的右胳膊和右脸都植过皮。那是他最早搞无烟锅试验时严重烧伤造成的。
胡金高明白,要不断地满足市场需求,就必须不断地进行价值创新。于是,他在艰苦的实验中,不断地对炒锅进行技术上的改进。
2002年7月,胡金高发明速热无油烟炒锅,攻克了家庭中最后一个污染源,引起社会关注。
2003年,胡金高又会同中外专家攻克“表面处理和传热系数低”两大技术难关,发明了节能无油烟炒锅,改写了所有不粘锅用化学涂料作涂层的历史,推出新型无涂层不粘锅,这一产品,被称为“影响中国家电未来发展趋势十大创新产品”。
有一次,胡金高去宜兴出差,偶尔看到紫砂煲很受当地消费者欢迎,因它具有保健功效。但是紫砂煲有两大缺点:易碎、传热慢。他突发奇想,如把紫砂与节能无烟锅相结合,不就是完美的紫砂合金无烟锅吗?2003年,他成功研制出了“胡师傅” 天然紫砂保健无烟锅。
为满足人们更高的需求,胡金高说,他还将陆续推出象牙白玉、珍珠陶瓷等具有保健、美容等功能的无烟不粘锅。
从第一代采用导热油介质,第二代空气传导,第三代实心、三层,五层、锰钛合金……自1988年至今,胡金高获得的38项国家专利中,与锅有关的专利就有22项。而所有这些发明专利,都是围绕着一个目标进行的:价值创新。
在“特富龙”事件中逆势飞扬
“蓝海领域经常是在红海领域的疆域内开辟出来的。”
每一项具有社会意义的价值创新,都会催生一个新的行业,开辟一个新的市场。在被称为“五金之乡”的永康,胡金高的一系列创新引来了众多的模仿者,使得“无烟不粘锅”成为一个新兴的行业。
两年来,在全球不粘锅行业遭受“特富龙风波”重创的形势下,永康不粘锅行业却逆势飞扬。今年1至5月出口量达到5300万只,比去年同期增长26.5%。这一切,得归功于胡金高的发明和创新。
其实,早在“特富龙”事件发生前,胡金高就已经发明了无化学涂层的无油烟不粘锅。那还是在2003年4月,胡金高的“无油烟炒锅”项目被列入了国家科技部火炬计划,他对锅的兴趣越来越浓。但是,有一个问题胡金高觉得还没有解决,就是在火候掌握不好或翻动不勤时,容易糊锅。如果能够既无油烟又不粘,这锅才算到家。但普通的不粘层锅怕铁铲,硬质不粘层的锅又怕冷水。胡金高一个人苦思冥想了大半年,还是想不出个道道儿。最后,他把这个难题发到了省科技厅网上。 网上招贤攻关引来了德国以及香港特区的数十位专家、学者的加盟。胡金高与这些专家学者合作,把“物理性不粘”的原理巧妙地运用到不粘锅生产过程中。这一原理的关键就是,在锅内表层通过数控车床进行精雕微螺纹处理,利用微螺纹空隙中空气受热膨胀,使食物与锅体分离,从而确保饭菜不焦、不粘。这一技术一经采用,不仅解决了不粘炒锅涂层容易脱落的问题,而且改写了传统不粘锅要使用化学涂料作涂层的历史。
那时,胡金高并没有料到“特富龙”事件的发生,然而他以一个发明家的逻辑和直觉意识到,“物理不沾”一定比“化学不粘”有着更强的健康保证。
“特富龙”事件发生后,当众多不粘锅的厂家还在擦拭泪水,抚慰伤痛的时候,胡金高却迅速开始了他巨大的“营销计划”――全国许多大超市在撤下“特富龙”的同时,换上了胡金高的“胡师傅”系列无油烟不粘锅。
“市面上的不粘锅表面涂层时间长了会脱落,而且不能使用金属铲,”胡金高说道,“我们的锅表面无涂层,保持无油烟不粘的效果。”
一次技术创新能带来一场革命。一次价值上的创新也能开创一片“蓝海”。胡金高“无油烟、无涂层不粘健康锅”的发明,正在于他发现了家庭主妇们为油烟所苦的事实,在于他发现了“物理不粘”背后的健康价值。因为这样的创新,他本人成了“蓝海”的开创者并从中受益:目前,胡金高的公司新厂区占地面积100多亩,厂房1.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5000多万元。他的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远销到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以及我国香港、台湾等地,深受用户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