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p.sitename--] - 网站首页―中恒远策―工业品渠道调研专家 | topo100.com
繁体中文 | 关于我们 | About Us

中国工业化走到了哪一步?

推荐指数 关注度: 报告业务: 010-65667912

  经过20多年的的快速工业化进程后,中国离实现工业化还有多远?中国工业化取得了怎样的成就和经验?未来中国工业化还面临怎样的问题?9日上午,中国社科院举办的《工业化蓝皮书》发布暨中国工业化进程研讨会给出了一系列的答案。

  2020年前后,中国将实现工业化

  《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1995-2005年中国省域工业化水平评价与研究》认为,到2005年,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已经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上孩北京、天津、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7个省市已经到达或者超过了工业化后期阶段,其中上海在2000年、北京在2004年、天津在2006年先后实现了工业化,而广东、浙江、江苏将在2010-2012年前后实现工业化,山东也将在2015年前后实现工业化。如果不考虑美元币值的变化,上海在2000年、北京和天津在2004年和2006年都已经达到了日本上世纪80年代、“四小龙”的上世纪90年代的发展水平。如果按照利率平价法折算,现在上海与北京的发展水平基本接近韩国和台湾的水平。

  该《蓝皮书》还认为,如果在未来中国能够保持“十五”期间中国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的年均增长速度4%-5%,到2015-2018年,再经过10-13年的加速工业化进程,中国工业化水平的综合指数将达到100,中国工业化将基本实现,即使按照“九五”和“十五”整个10年间中国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的年均增长速度3.2推算,到2021年,中国的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也将达到100,中国将实现工业化。

  快速工业化进程驱动中国长时间的经济增长

  从1979-2006年,中国GDP年均增长9.8%,到2006年,中国全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到达了209407亿元,按照汇率折算经济总量列世界第4位。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到达了13%,使中国经济成为全球经济的领跑者。

  是什么因素驱动中国长达20多年的经济增长?答案是中国的快速工业化进程《蓝皮书》提供的数字显示,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接近50%,不仅远远高于2000年发达国家28.6%的水平,而且也远高于2000年发展中国家33.4%的比例。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1999年的41%提升到2005年的54.9%,中国经济增长表现出了工业化引导的强烈趋势。

  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工作室主任、该课题的主要执行者黄群慧介绍,1995-2005年,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主要得益于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具体的“九五”时期和“十五”时期来看,在“九五”时期,三次产业结构的升级是推动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最主要因素;“十五”期间,工业结构升级代替产业结构调整成为中国及其绝大部分地区工业化推进的主要动力,尤其是2002年提出的“新兴工业化道路”,成为中国工业化进程的转折。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十五”期间中国的经济增长开始从以工业数量扩张为主逐步转向工业质量提高为主。

  人均收入水平基本平衡可能是工业化的真实含义

  不过,推进中国工业化进程也面临很多问题,《蓝皮书》认为主要是:对中国进入工业化中期以后的基本经济国情变化还缺少深入系统的研究,新型工业化道路下适合自己国情的工业现代化战略还有待探索;环境能源制约严重、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工业化地区间差距巨大、工业产业组织合理化程度比较低等等。

  对于中国工业化进程的走向,与会学者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社科院工业研究所所长吕政认为,研究中国工业化进程,今后的问题是需要探讨中国工业化进程的特殊性。中国这种特殊性在于既要干资源密集型的,也要提高技术密集型附加价值高的产业比重,还要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服务业的比重要提高。这种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中国产业结构的多层次性,劳动资源密集、技术密集和一般的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以及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业,这样多重的产业结构并存可能是中国未来长期内存在的,而不可能完全发展到以服务业为主体。

  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金碚的个人看法是中国工业化的历程会非常的长,绝不是十年、二十年的过程。他认为,中国最重大的经济社会问题都要依赖于重化工业的高度发展,否则就没有出路。评价中国重化工业的进程,应该从需求层面来看,不能从静态来看现在怎么样。作为一个地区,什么时候第三产业才能够真正发展?实际上并不是大家想像的那样,把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生产能力调下去,然后把第三产业发展起来,而是工业巨大的发展,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高度的现代化以后,从工业、农业中间分解出很多的环节,这个产业就成了第三产业。真正的现代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当大的一部分是从工业中间分解出来的,如果工业不高度发达就没有东西可以分解,没有这些东西就不可能发展经济。所以,工业化的发展,它的后期是什么状况?应该进行深入的讨论。

  研讨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指出,不同地区处在不同发展阶段,下一步发展可持续性到底怎么样,不同的地区都面临这样的问题。与此同时,不同地区所面临的转变增长方式主要的难点,不同地区会在什么地方,应该有一些什么样的战略性的举措?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研究。

  刘世锦认为,关键问题是,所谓工业化是针对人来讲的,中国现在的区域发展之间有差距,更重要的路线,是通过发展更快的地区给欠发达地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看这个地区的发展水平最后是看人均收入水平、地区的专业化水平。中国将来有些地区可能就是搞农业,某个地区就是搞工业,某个地区可能就是专门搞服务业。区域发展差距之间,可以通过人员的流动,最后达到人均收入水平基本平衡。这可能是工业化所谓现代化的一个真实含义。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用户评论
验证码: 智囊风云榜 匿名发表(无需注册)
如果还没加入中国智囊风云榜,欢迎加入
    ※ 评论注意事项: 您的评论将在管理员审核后才会显示。 不是智囊风云榜会员或未登陆发表评论,评论人名字显示为匿名。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年鉴光盘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 中国智囊网版权所有 京ICP证 1200254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