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p.sitename--] - 网站首页―中恒远策―工业品渠道调研专家 | topo100.com
繁体中文 | 关于我们 | About Us

2007十大国际政经新闻

推荐指数 关注度: 报告业务: 010-65667912

  界经理人数据(data.icxo.com)报道:

  1) 美国调整对伊拉克政策 伊安全形势仍未见好转

  1月10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调整对伊拉克政策,内容包括美向伊增兵2.15万、要求伊当局尽快承担起更多责任以及寻求中东盟友的支持等。然而,英国、丹麦等却于2月宣布削减驻伊军队数量。斯洛伐克、拉脱维亚等国也先后从伊完成或开始撤军。伊境内武装分子与驻伊外国军队之间的冲突此起彼伏,驻伊美军伤亡越来越大,阵亡美军官兵已逾3000。

  伊国内政治纷争不已,暴力事件不断,甚至酿成伊战爆发以来最严重惨案――8月14日,伊北部尼尼微省发生4起自杀式汽车炸弹袭击事件,造成至少400人死亡,300多人受伤。因库尔德工人党武装问题,土耳其与伊拉克等摩擦加剧。内乱未息,又添外患,伊拉克安全形势难见好转。

  2) 六方落实起步行动 朝核问题取得进展

  2月8日至13日,第五轮六方会谈第三阶段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取得突破性进展。大会通过《落实共同声明起步行动》,六方同意在起步阶段平行采取一系列行动,为此设立并启动5个工作组。朝核问题进入实质性解决阶段:3月13日,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15年来首次应邀访朝。7月,朝鲜关闭宁边核设施并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督和验证。10月3日,第六轮六方会谈第二阶段会议在北京闭幕,通过《落实共同声明第二阶段行动》。朝鲜承诺年底完成宁边核设施去功能化、完整准确申报核计划、以及核不扩散。约定朝鲜与美日加速关系正常化磋商。11月初,朝鲜核设施去功能化工作正式开始。朝鲜半岛核问题爆发以来,朝美首次举行旨在实现关系正常化的官方会谈。朝韩首脑互访,时隔7年又一次成功举行峰会。朝日恢复双边接触。朝鲜加强与西方国家接触,7个国家与朝鲜建立或恢复外交关系。

  3) 欧盟隆重庆祝五十诞辰 成员国签署新宪法条约

  3月25日,欧洲联盟迎来50华诞,27个成员国首脑聚会德国柏林,共同庆祝奠定欧洲一体化进程基础的《罗马条约》签署50周年,同时发表《柏林宣言》,确定在2009年欧洲议会选举前结束欧盟制宪危机的目标。10月25日,欧盟27国首脑于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非正式峰会上通过《里斯本条约》,以取代2004年问世的《欧盟宪法条约》。12月13日,这一被称作“简化版欧盟宪法”的条约在里斯本正式签署,随后交各成员国批准,并计划于2009年1月生效。新条约为保证欧盟未来更有效地运作创造了条件,它的生效将标志着欧洲一体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4) 伊核问题僵持依旧 美国情报出人意料

  3月24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有关伊朗核问题的第1747号决议,加大对伊朗核和导弹计划相关领域的制裁,同时强调继续寻求通过谈判解决伊核问题。10月25日,美国宣布对包括伊朗国防部在内的20多个伊朗政府机构、银行和个人实施制裁,以惩罚伊朗“支持恐怖主义”和“进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活动”。伊朗对安理会决议表示不满,谴责美国的新制裁,除宣布它已有能力进行“工业规模”核燃料生产外,还重申伊朗决意捍卫本国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

  12月3日,美国16个情报机构公布有关伊朗核问题的《国家情报评估报告》,称伊朗在2003年停止了核武器项目,而且迄今也没有重启核武器项目,但伊朗“保留着研制核武器的选择”。 美国政府和布什总统认为伊朗仍然是个威胁,国际社会仍应继续向伊朗施压,以确保伊朗不能研制核武器。为稳定伊拉克安全局势寻求支持,5月28日,美国驻伊拉克大使同伊朗驻伊拉克大使举行两国自1980年断交以来最为公开的较高级别双边会谈。之后,双方又分别在7月和8月进行了一次大使级和一次专家级会谈。

  5) 美国次贷危机恶化 全球金融市场动荡

  4月,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破产,次级抵押贷款危机浮出水面。此后,大批次级抵押贷款公司纷纷宣告破产。8月以来,美国次贷危机恶化,并波及其他金融市场。一些涉足次贷或相关业务的银行、基金遭受巨额损失。受次贷危机冲击,世界各地区主要股市,以及与次贷相关的债券市场出现不小震动。为缓解流动性不足,美国、欧盟、英国、日本和加拿大等中央银行先后向金融系统注入巨资。美联储于9月、10月和12月三次宣布降息。

  6) 北极主权争夺逐渐升温 俄插合金国旗图占先机

  8月2日,俄罗斯知名北极专家、国家杜马(议会下院)副主席奇林加罗夫率俄科考队员乘深海潜水器从北极点下潜至4000多米深的北冰洋洋底,并在洋底插上了一面钛合金制造的俄罗斯国旗。7日,俄总统普京在接见科考队员时表示,这次科考成果应作为解决北极地区归属问题的依据。此举引起北冰洋沿岸国家强烈不满,并相继采取措施。加拿大、美国、丹麦和挪威等纷纷加入北冰洋争夺战。加拿大军队8月7日开始在北极地区进行演习,总理斯蒂芬?哈珀亲临演习现场。美国也于8月中旬派出海岸警卫队重型破冰船驶往北极海域,进行海底地图绘制工作,为美国在北极的主权诉求寻找依据。

  北冰洋洋底蕴藏丰富矿产资源,石油和天然气可能占世界总储量25%。随着全球变暖进程加剧,冰层融化,使开发北冰洋洋底自然资源成为可能。

  7) 巴基斯坦政局风起云涌 穆沙拉夫改任文职总统

  今年是巴基斯坦的总统选举年,从年初开始,巴各派势力便围绕未来权利分配问题不断在明里暗里展开较量。进入下半年,各种较量更加白热化。9月10日,流亡海外的巴前总理谢里夫返回伊斯兰堡,但随即遭到再次驱逐。10月6日,穆沙拉夫在总统选举中获得压倒性胜利,但最高法院迟迟不对穆沙拉夫参选是否合法的诉讼进行宣判。10月18日,另一位流亡海外的前总理贝?布托回到卡拉奇,当晚便遭遇自杀式爆炸袭击,布托侥幸逃过一劫。

  11月3日晚,穆沙拉夫宣布在全国实行紧急状态,并颁布了临时宪法令。11月22日,巴最高法院由10名法官组成的法庭撤销了最后一项针对总统穆沙拉夫竞选连任的诉讼。11月25日,在沙特国王阿卜杜拉的斡旋下,谢里夫再次回国。11月28日,穆沙拉夫辞去陆军参谋长职务。11月29日,穆沙拉夫宣誓就任新一届总统,并于12月16日宣布解除紧急状态,取消临时宪法令。

  8) 中国“嫦娥”奔月告捷 全球探空再掀热潮

  10月24日,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发射,这是继9月14日日本“月亮女神”探月卫星升空后又一里程碑事件,“嫦娥”经过4次变轨、完成3次近月制动,最终进入环月工作轨道。11月26日,中国正式公布“嫦娥”传回的首幅月球图像。俄罗斯、德国、印度、韩国等多个国家也提出要发射探测器出使月球,探月成为新亮点。

  今年,全球太空探索热潮再度升温,美国“奋进”号、“阿特兰蒂斯”号和“发现”号航天飞机先后升空。8月14日,教师宇航员芭芭拉在航天机上通过视频上了首堂太空课。

  9) 国际油价震荡攀高 一度逼近百元关口

  11月23日,纽约商品交易所2008年1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98.18美元,创收盘价历史新高。11月21日,纽约原油期货价格在电子盘亚洲交易时段升至每桶99.29美元历史高位,距100美元仅差71美分。今年国际原油价格先抑后扬。年初曾延续上年底跌势,1月纽约商品交易所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最低下探至每桶50美元左右。但随后国际油价一路走高,9月起急剧上扬,轻松跨过每桶80、90美元,进入11月逼近100美元关口。

  10) 全球变暖威胁人类安全 气候大会敲定应对良策

  12月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以及许多政府间组织、非政府组织的代表与会。这次大会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历史上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着重讨论2012年后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安排等问题,特别是发达国家应进一步承担的温室气体减排指标。大会原定14日结束,但由于立场上的重大差异,美国与欧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激烈交锋,会期被迫延长一天。15日,大会最终通过“巴厘岛路线图”,决定在2009年年底前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新安排举行谈判,为关键议题确立了明确议程,并以附录形式计划2008年举行4次有关气候变化的大型专门会议。会议决定,明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在波兰举行。

  气候问题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也是今年世界经济论坛、欧盟首脑会议、八国集团首脑会议、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和联合国大会等众多国际会议的重要议题。同时,由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自然灾害有增无减,对人类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如11月15日,代号为“锡德”的强热带风暴在孟加拉国南部和西南部地区登陆,造成3199人死亡,1700多人失踪,3万多人受伤,经济损失逾23亿美元。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用户评论
验证码: 智囊风云榜 匿名发表(无需注册)
如果还没加入中国智囊风云榜,欢迎加入
    ※ 评论注意事项: 您的评论将在管理员审核后才会显示。 不是智囊风云榜会员或未登陆发表评论,评论人名字显示为匿名。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年鉴光盘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 中国智囊风云榜版权所有 京ICP证 06054752